本周关注
温州交出上半年“期中考卷”: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4831.9亿元,按不变价计算,同比增长6%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0.7和0.2个百分点。
Китайская Экономика
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,经济“半年报”备受关注。
温州交出了一份颇见含金量的经济“半年报”,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、稳中有升。在冲刺“双万”城市的路上,这份成绩实属不易、颇具成色。
用多棱镜透视温州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%,或可用三个字来加以概括分析。

其一,韧。
观察一城经济,需观外部风雨,也察内部风景。一内一外两厢比照,从温州“三驾马车”的表现,可见经济发展之韧。
从外看,世界经济海洋波涛汹涌,美国随意挥舞的关税大棒如阴霾笼罩,国内外环境愈发复杂多变。数据显示,温州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1495.5亿元,同比增长7.6%。从一城观一省、一国,可以窥见,纵然风高浪急,“中国号”巨轮稳健前行。
从内看,从“量增”到“质升”,工业经济挑大梁愈见压舱石之重。上半年,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%,汽车制造、计算机通信、电气机械三大行业,合力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3个百分点。核心引擎迸发强劲动力,驱动着温州顶浪前行。

其二,新。
底盘稳,也在于动能之新。以创新为牵引,温州加快推动老树发新芽,新芽成大树,加快建设“5+5+N”现代产业体系,新质生产力这一“关键变量”的作用日益凸显。
数据表明,上半年,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、战新产业、高端装备产业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均高于规上工业增速,同比增长均超10%,不断演绎“向高、向智、向绿”协奏曲。
纵观温州高质量发展之路,其深层动力,就在于这份向上攀越、向新而行的“雄心壮志”。
这份心志,催促着温州“一港五谷”创新蝶变的鼓点,也鞭策着温州加快布局新赛道,加快建设浙江(华东)深远海风电母港。当一棒接过一棒,这份心志,或已内化为温州人的苦心孤诣。
其三,优。
从全国全省看,当前,一些先行指标和积极因素在改善,显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。对温州而言,这种势头也支撑着经济之稳。
上半年,全市政策效应释放活力,投资结构持续优化。比如,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,上半年增长26.2%,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1.2%,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、能源投资也保持较快增长,分别增长10.9%、31.8%。
形与势、量与质、内与外,从三组关系解读经济指标,可以看到上半年温州经济稳健运行、向新向好的“密码”。这密码,源于创新驱动、改革推动、开放带动所激发的乘数效应,也藏于超150万经营主体的每一份力量。
行至年中,承上启下。

2025年的下半场,尤为关键。十四五目标能否如期完成、“十五五”如何谋篇布局,每一桩事、每一件任务都等待着作答。尽管前方仍有不少的不确定性,但我们需咬紧牙关、向着万亿级目标冲刺。
6%背后的三字经,让我们看到了这一路走来的定力、信心,也一定会酝酿成新的力量,推动温州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